共 1 条
合肥地区地闪特征
被引:11
作者:
祝宝友
陶善昌
刘亦风
机构:
[1]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安徽合肥,安徽合肥
来源:
关键词:
地闪过程;
回击峰值场强;
回击次数;
回击间隔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 [大气电现象(大气电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观测资料 ,分析了利用闪电辐射场信号大容量采集系统观测到的合肥地区地闪回击特征。结果表明 ,每次地闪回击数频率分布并不表现为简单的指数衰减特征 ,回击数在 5次以下的各回击数出现频率几乎相当 ,单次回击地闪的比重只有约 1 5 %。平均地闪回击数为 4 .2次 ,观测到的最大回击数为 1 6次。地闪回击归一化电场强度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1 69例首次回击平均电场强度为 9.3V·m- 1 (归一化到 1 0 0km ,下同 ) ,485例继后回击的平均电场强度只有 4 .5V·m- 1 。 480例继后回击与首次回击场强之比平均为 0 .6 ,有 1 8%地闪过程至少有一次比首次回击强的继后回击。相邻两次回击间隔时间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观测到的最短回击间隔为 1 .6ms ,约 30 %的回击间隔 >1 0 0ms,在40~ 1 0 0ms之间的回击间隔比重约为 50 %。回击间隔时间与间隔前后回击相对强弱之间存在系统性的变化趋势 ,当两次回击间隔在 40ms以下时总是以‘前强后弱’的回击组合占主导地位 ,相反 ,当回击间隔时间增加到 >1 0 0ms时 ,约 55 %的回击间隔表现为‘前弱后强’的回击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