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时空变化及其在ENSO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13
作者
王宏娜 [1 ,2 ,3 ]
陈锦年 [1 ,2 ,4 ]
吕心艳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WPWP; ENSO循环; EPOI; 赤道潜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SODA1.4.2版本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以下简称WPWP)海温场的变化特征,讨论了WPWP海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与ENSO之间的联系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层海洋,WPWP的海温场在垂向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在不同深度存在较大差异。表层的异常海温出现明显的增温趋势,在47年期间(1958—2004)增温幅度达0.15℃。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异常海温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次表层(120—170m)的降温幅度最大,其降温可达-0.72℃。这种变化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末WPWP区域的海温场发生突变过程存在一定关系。另外,在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曲面上,WPWP区域海温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存在"跷跷板"现象。据此,定义了赤道东西太平洋温跃层曲面上异常海温变化强度指数,为ENSO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参考依据。通过对WPWP不同深度的异常海温和海流分析发现,WPWP异常海温的东传过程与赤道潜流的强弱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赤道太平洋潜流变化特征及其与异常海温东传 [J].
陈锦年 ;
吕新艳 ;
胡敦欣 .
水科学进展, 2005, (06) :792-798
[2]   北赤道流区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 [J].
陈锦年 ;
宋贵霆 ;
褚健婷 ;
许兰英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4) :10-17
[3]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水温度异常的信号通道 [J].
陈锦年 ;
宋贵霆 ;
褚健婷 ;
许兰英 .
水科学进展, 2003, (02) :152-157
[4]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暖水的起源——对1997/1998年ENSO事件的分析 [J].
巢纪平 ;
袁绍宇 ;
巢清尘 ;
田纪伟 .
大气科学, 2003, (02) :145-151
[5]   西太平洋暖池的跃变及其气候效应 [J].
赵永平 ;
吴爱明 ;
陈永利 ;
胡敦欣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17-326
[6]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 [J].
黄荣辉 ;
周连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1) :1-9
[7]   东亚冬季风-暖池状况-ENSO循环的关系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科学通报, 2000, (07) :678-685
[8]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5) :513-521
[9]   北太平洋海温的气候跃度及其对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3) :74-84
[10]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大气科学, 1994, (04) :4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