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胺四乙酸锑(Ⅲ)的晶体结构与抗肿瘤活性络合物的结构化学研究

被引:18
作者
胡盛志
林文锋
机构
[1] 厦门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晶体结构; 五角; 配位多面体; 结晶构造; 固体结构; 孤对电子; 氨三乙酸锑; 鳌合物; 配体; 双锥; 原子; 分子; 键长; 化学键; 抗肿瘤; 络合物; 配位化合物; 结构化学;
D O I
10.14102/j.cnki.0254-5861.1989.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非铂族抗肿瘤活性络合物[Sb(Hpdta)]的合成改进和结构测定。结果表明,Sb原子的配位多面体呈畸变缺位五角双锥构型,Sb的一孤对电子处于轴向位置。根据空间构型特征、抗肿瘤活性与Sb—配体螫合强度的关系和胺羧酸的强螫合能力,提出了这一类无机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 晶体参数:C11H15N2O8Sb,Mr=425.0,正交晶系,空间群Pca21,a=8.199(1),b=10.719(1),c=15.247(2)A,V=1340.0A3,Z=4,Dc=2.107,D_o=2.09gcm-3,F(000)=840,μ(MoΚα)=21.1cm-1。1518个可观察衍射参与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32,Rω(W=σ-2)=0.048。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希土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 [J].
曾正志 ;
吴集贵 ;
邓汝温 .
化学通报, 1986, (11) :28-31
[2]   EDTA及其螯合物的结构化学 [J].
邵美成 ;
唐有祺 .
化学通报, 1979, (06) :29-43
[3]   肿瘤的化学治疗——ⅩⅤ.几种二硫醇的砷衍生物 [J].
周祖德 ;
梅放 ;
张鸿良 .
药学学报, 1963, (01) :5-9
[4]  
生物无机化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英)菲亚班(Fiabane, 1987
[5]  
新编药物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新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