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isher判别法确定矿井突水水源

被引:71
作者
陈红江 [1 ,2 ]
李夕兵 [1 ,2 ]
刘爱华 [1 ,2 ]
彭述权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矿井突水; 突(涌)水水源判别; 水化学方法; Fisher判别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45.2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运用Fisher判别分析(FDA)理论,根据含水层的标型组分和涌水点水样的化学成分,针对简单的两类和复杂的多类突(涌)水水源识别,分别建立Fisher的线性判别函数模型和典则判别的函数模型,并对它们进行判别分析,将所建的矿井突(涌)水水源识别的Fisher判别模型应用于华北某矿井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利用回代估计法所得到的误判率小,并具有较强的判别能力。运用该模型进行判别分析,简易方便,分类效率高,对研究矿井突(涌)水水源的快速、有效判别意义明显;该模型适用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114 / 1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矿井涌水水源分析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J].
闫志刚 ;
杜培军 ;
郭达志 .
煤炭学报, 2007, (08) :842-847
[2]   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方法 [J].
余颂 ;
陈善雄 ;
余飞 ;
许锡昌 .
岩土力学, 2007, (03) :499-504
[3]   神经网络在矿井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J].
徐忠杰 ;
杨永国 ;
汤琳 .
煤矿安全, 2007, (02) :4-6+17
[4]   模糊综合评判在水源判别应用中对权重确定的探讨 [J].
贲旭东 ;
郭英海 ;
任印国 ;
李红玲 .
中国煤田地质, 2005, (05) :58-60+70
[5]   采动围岩中参变渗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J].
陈占清 ;
缪协兴 ;
刘卫群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29-132
[6]   数量化理论在矿井突(涌)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J].
张许良 ;
张子戌 ;
彭苏萍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3) :42-45
[7]   具有线性功能函数的神经元在矿井水质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J].
冯利军 ;
李竞生 ;
邵改群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4) :35-37
[8]   底板突水的专家评分层次分析预测与评价 [J].
刘伟韬 ;
宋传文 ;
张国玉 .
工程勘察, 2002, (01) :22-25
[9]   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 [J].
王连国 ;
宋扬 .
工程地质学报, 2001, (02) :158-163
[10]   模糊概率法在识别矿井突水水源中的应用 [J].
樊京周 ;
李化玉 ;
谢拂晓 ;
潘国营 .
中州煤炭, 2000, (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