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效应与风险控制

被引:3
作者
王千红
侯绪峰
机构
[1] 东华大学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创造; 风险控制;
D O I
10.16620/j.cnki.jrjy.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通过变量的平稳性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方法,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其信用创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市场化,优化资源在国内市场的分配;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系统积聚了很多风险,一旦其信用链条断裂,会使整个经济因为资金缺失而快速衰退。所以监管机构应当通过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力度,扩大存款准备金的缴纳范围等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影子银行信用创造过程和规模的监管力度,避免影子银行危机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40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什么是影子银行? [J].
赵明月 .
中国经济周刊, 2014, (03) :84-84
[2]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李新功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1) :71-76
[3]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 [J].
王浡力 ;
李建军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5) :20-25
[4]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及风险研究 [J].
彭文玉 ;
孙英隽 .
金融经济, 2013, (08) :138-140
[5]   我国的影子银行及其监管对策 [J].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
覃道爱 .
海南金融, 2012, (03) :58-62
[6]   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 [J].
苗晓宇 ;
陈晞 .
华北金融, 2012, (02) :32-35
[7]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8]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9]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 [J].
李扬 .
中国金融, 2011, (12) :31-32
[10]   货币乘数还存在吗 [J].
周莉萍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