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内毒素增敏效应在多器官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21
作者
姚咏明
于燕方
文慧
翟红霞
施志国
盛志勇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创伤外科中心,维也纳奥地利LudwigBoltzmann创伤研究所
关键词
创伤,内毒素,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CD14),细胞因子,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内毒素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脂多糖受体(CD14)在严重创伤后内毒素血症诱发多器官损害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低血容量创伤性休克、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35%Ⅲ度烫伤等动物模型,从不同层次观察LBP/CD14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同时,结合多发伤、大面积烧伤等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急性烫伤和休克的打击可导致内毒素易位,并明显上调机体主要脏器LBP/CD14mRNA的广泛表达,腹腔巨噬细胞CD14mRNA表达亦显著增强(P<0.05或P<0.01)。早期拮抗肠源性内毒素易位,可明显抑制LBP/CD14mRNA表达上调和减轻机体病理生理异常改变。临床资料显示,多发伤、休克早期血浆LBP水平即迅速升高;严重烧伤后第7日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含量亦明显上升,其中以出现多器官损害者改变尤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肠源性内毒素经上调的LBP/CD14系统介导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损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