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12
作者
赖德胜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能力; 配置能力;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12 [全面发展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来影响经济,但这两种能力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计划经济时期更需要生产能力,为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我国现在处于非均衡的市场经济条件,配置能力更加短缺,因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对配置能力提供更大的经济激励,同时,还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2]   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体会 [J].
朱小蔓 .
教育研究, 2002, (10) :3-5+12
[3]   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J].
谢维和 .
教育研究, 2002, (07) :3-7
[4]   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 [J].
银温泉 ;
才婉茹 .
经济研究, 2001, (06) :3-12+95
[5]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 [J].
赖德胜 .
经济研究, 1998, (05) :43-50
[6]   如何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汨罗经验给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启示 [J].
吴椿 .
教育研究, 1997, (10) :21-24
[7]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