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济南市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霞 [1 ]
赵景波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间特征; 发生原因; 清代; 济南市;
D O I
10.15983/j.cnki.jsnu.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清代济南洪涝灾害的时间特征、灾害的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268年间济南市共发生洪涝灾害110次,其中轻度涝灾41次,中度涝灾60次,大涝灾6次,特大涝灾3次;清代济南地区洪涝灾害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1644—1709年)和第3阶段(1780—1839年)为涝灾少发期,第2阶段(1710—1779年)和第4阶段(1840—1919年)为涝灾多发期;而且从早期到晚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洪涝灾害的成灾强度也呈现增强趋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年降水量明显增加,是该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改造和不科学的利用方式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及成灾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山东省旱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孙在斌 ;
谢世友 ;
何冬晓 ;
邓晓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4) :6581-6584
[2]   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J].
蒲金涌 ;
苗具全 ;
姚小英 ;
邓振镛 ;
刘卫民 .
灾害学, 2006, (01) :27-31
[3]   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浅析 [J].
于志勇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35-40
[4]   近代以来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生态原因 [J].
鲁克亮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11) :116-120
[5]   加强防灾能力建设 确保省会城市安全──关于济南重大灾害综合防治的基本思路 [J].
王健 ;
吴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S2) :152-154
[6]   我国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与进一步抗洪减灾应取的对策 [J].
戴昌达 ;
唐伶俐 ;
王文 ;
吴兴国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02) :48-55
[7]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因 [J].
任振球 .
农业考古, 1986, (01) :298-303
[8]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蒋光美等编写, 2004
[9]  
山东省主要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M]. - 地震出版社 , 高秉伦, 1994
[10]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 - 中华书局 , 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