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NSBM-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黄潇
黄茂珂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效率; 金融业发展效率; 规模产生阶段; 利润产生阶段; 金融业发展方式; 金融资源配置; 金融拥挤效应; 金融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金融业发展分解为规模产生阶段和利润产生阶段,建立考虑松弛变量的网络DEA模型(NSBM),采用我国2004—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各地区金融业发展效率的演变趋势及其地区差异,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考察地区金融业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金融业发展效率大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区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金融业发展效率的基尼系数逐渐降低,地区差异收敛态势明显;受所处发展阶段及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多数地区金融业规模产生阶段效率不高但利润产生阶段效率较高;人均GDP、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与金融业综合效率和规模产生阶段效率显著正相关,但仅产业结构对利润产生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金融拥挤效应使金融资源丰裕度对金融业发展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实施适宜自生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策略,积极推进金融业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效益提升转变,进而缩小金融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StoNED方法区域金融效率的测算 [J].
张华平 .
统计与决策, 2016, (14) :145-148
[2]   中国城市金融集聚的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区域异质性视角 [J].
张浩然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1 (03) :56-63
[3]   金融市场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规模主导还是效率主导 [J].
陈长石 ;
刘和骏 ;
刘晨晖 .
财贸经济, 2015, (11) :40-58
[4]   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 [J].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72-85
[5]   中国城市金融效率提升路径探析 [J].
徐晓光 ;
冼俊城 ;
郑尊信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10) :53-68+83
[6]   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 [J].
余泳泽 ;
宣烨 ;
沈扬扬 .
世界经济, 2013, 36 (02) :93-116
[7]   我国区域金融效率测度及效率差异研究 [J].
陆远权 ;
张德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1) :96-101
[8]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 [J].
云鹤 ;
胡剑锋 ;
吕品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95-612
[9]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 [J].
李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12) :21-36+54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 [J].
武志 .
金融研究, 2010, (05) :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