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13
作者
高彦彬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外部效应; 准公共产品; 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者同时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他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风险保障机制。然而,我国农业保险供给和需求均不足,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保险的双重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特性,商业性经营难以成功运作。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农业保险,只能采取国家财政支持下的经营方式,组建和发展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同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农业保险法规和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农业保险提供技术基础并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在我国发展合作制农业保险的思考 [J].
王晓曦 .
中国发展, 2005, (04) :19-27
[2]   农业保险需要公共财政支持 [J].
白云 .
科学决策 , 2005, (11) :31-32
[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J].
刘青 ;
崔瑛 .
农场经济管理, 2005, (06) :25-26
[4]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探析 [J].
殷树荣 ;
李新颜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5, (05)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