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论的空间客运联系特性与建模分析

被引:3
作者
邓润飞 [1 ,2 ]
过秀成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场论; 空间客运联系; 空间作用; 位势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111 [运输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空间客运分布与交流的内在特性和运行机理,运用场论理论对空间客运联系进行了建模分析.提出了客流场的概念,并对客流场的场强、场势等特征量进行分析,探讨了单源和多源客流场的空间作用特性,对客流场的空间联系和空间位势进行建模和应用,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客流场场强和势能来度量客流生成源对周围产生作用的潜力,客流场空间联系和空间位势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需求的联系特征和潜力特征,尤其是对城市连绵区域的空间客运联系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行人流场论 [J].
喻斌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 (02) :246-251
[2]   物流运行“场”机理 [J].
赵冰 ;
王诺 ;
杨春霞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0, 36 (04) :59-63
[3]   物流效应场模型及其空间分布 [J].
汤银英 .
物流技术, 2007, (06) :1-4
[4]   物流矢量分析方法初探 [J].
王宗喜 ;
余子山 ;
龚卫锋 .
物流技术, 2004, (09) :1-3
[5]   物流场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志国 .
地理学报, 1990, (01) :90-101
[6]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M].管楚度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  
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美)李政道著;吴顺唐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9]  
A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method for land use al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J].Hailong Su;Jia Hao Wu;Yinghui Tan;Yuanqiu Bao;Bing Song;Xinghua H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