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华北典型冬麦区农田氧化亚氮通量
被引:29
作者
:
苏维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苏维瀚
宋文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宋文质
张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桦
曹美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曹美秋
路洪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路洪荣
周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全
曾江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曾江海
张玉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玉铭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石家庄
[6]
石家庄
来源
:
环境化学
|
1992年
/ 02期
关键词
:
氧化亚氮;
小麦;
土壤;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工作在华北典型冬麦区测定了小麦返青后各生育期间的氧化亚氮通量。在施肥和不施肥的小麦地和苜蓿地进行了通量测量,初步考察了施肥、浇水、地温等对通量的影响。在土壤相同的条件种植苜蓿和小麦的农田通量值相近似。施肥、浇水和地温增高都增大通量值。而小麦生长后期,尽管地温增高,通量值却逐渐下降,这与土壤速效氮耗竭有关。同时,讨论了土壤中产生氧化亚氮的机制和实验结果,并提出今后工作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