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距离的日负荷数据自适应稳健聚类算法

被引:28
作者
李阳 [1 ]
刘友波 [1 ]
刘俊勇 [1 ]
程明畅 [2 ]
马铁丰 [2 ]
魏文涛 [1 ]
尹龙 [1 ]
宁世超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形态距离; 特征提取; 差异度量; 动态层次Fuzzy U-K-modes; 聚类系谱图; 自适应稳健聚类;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1431
中图分类号
TM714 [负荷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克服传统划分式聚类算法的聚类数k值难以确定以及聚类结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日负荷曲线形态距离的自适应稳健聚类方法。利用差分算法和分位数对原始日负荷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将其转化为描述负荷曲线形态特征的离散类属性数据,用曲线形态差异度量替代对负荷数据的欧氏距离度量,避免数据标幺化可能带来的信息缺失;进一步引入特征属性加权和隶属度惩罚,根据样本形态特征,提出基于动态层次Fuzzy U-K-modes的自适应聚类算法,通过多阶段聚类和构建聚类系谱,自适应地确定聚类中心和k值,在不过多损失效率的前提下,使聚类结果的稳定性大幅提升;最后以某地区4869个用户的日负荷数据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409 / 34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agent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研究与应用 [J].
李哲 ;
慕德俊 ;
张天凡 ;
黄一杰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 34 (04) :691-697
[2]   基于信息熵分段聚合近似和谱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 [J].
林顺富 ;
田二伟 ;
符杨 ;
汤晓栋 ;
李东东 ;
王群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8) :2242-2253
[3]   结合降维技术的电力负荷曲线集成聚类算法 [J].
张斌 ;
庄池杰 ;
胡军 ;
陈水明 ;
张明明 ;
王科 ;
曾嵘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5) :3741-3749
[4]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需求分析与应用研究 [J].
王继业 ;
季知祥 ;
史梦洁 ;
黄复鹏 ;
朱朝阳 ;
张东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8) :1829-1836
[5]   基于云计算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电力负荷曲线聚类算法研究 [J].
张少敏 ;
赵硕 ;
王保义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42 (21) :93-98
[6]   一种面向需求侧管理的用户负荷形态组合分析方法 [J].
黄宇腾 ;
侯芳 ;
周勤 ;
付博 ;
郭创新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13) :20-25
[7]   改进FCM算法及其在电力负荷坏数据处理的应用 [J].
蒋雯倩 ;
李欣然 ;
钱军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1, 23 (05) :1-5
[8]   基于新的距离度量的K-Modes聚类算法 [J].
梁吉业 ;
白亮 ;
曹付元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0, 47 (10) :1749-1755
[9]   基于多目标聚类的用电集群特征属性计算 [J].
刘友波 ;
刘俊勇 ;
赵岩 ;
李磊 ;
胥威汀 ;
姚珺玉 ;
侯贺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9) :46-51
[10]   改进模糊划分的FCM聚类算法的一般化研究 [J].
朱林 ;
王士同 ;
邓赵红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 46 (05) :8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