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棉9号、10号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品质性状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邱新棉
俞碧霞
朱乾浩
夏如冰
王学德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低酚棉; 产量; 品质; 性状; 分析;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8.02.052
中图分类号
S556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9号和浙棉10导均源于常规棉品种(系)与低酚棉品种(系)杂交选育而成,具有其母本的丰产性好、生产潜力大和父本的结铃性强、铃子大等特点;不仅表现皮棉产量高、纤维品质好,而且表现棉子仁中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适应于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浙棉9号在浙西红壤旱地栽培技术要点 [J].
郑仁富 ;
喻冠军 ;
陈冠昂 .
中国棉花, 1997, (08) :36-36
[2]   泗棉3号在浙江省的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J].
邱新棉,俞碧霞,张吕望 .
中国棉花, 1996, (07) :15-17
[3]   我国专用棉育种现状与发展 [J].
郭香墨 .
棉花学报, 1995, (02) :65-69
[4]   棉子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J].
王国印 ;
李蒙恩 .
华北农学报, 1991, (02) :20-24
[5]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9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J].
俞碧霞 ;
夏如冰 ;
王学德 ;
朱乾浩 ;
邱新棉 .
浙江农业科学, 1991, (01) :12-14
[6]   试论我国棉花育种目标的趋向 [J].
王忠义 .
种子, 1987, (03) :5-6
[7]  
Genetic analysis of some seed quality characters in upland 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J] . M. Singh,T. H. Singh,G. S. Chah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