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光声成像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4
作者
孟静 [1 ,2 ]
宋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2]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光声成像; 压缩感知; 超声阵列; 非线性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51 [光、激光生物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声成像是一种新兴的无损生物医学成像方法,因其兼具高灵敏的光学对比度和超声能够对深层组织进行高分辨成像的优点,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光声成像的光吸收对比度能够反映生物组织微小的组织病变,与血氧饱和度等多种功能和生理信息紧密相关,目前已被证明在肿瘤血管新生研究、早期癌症检测和心血管疾病诊断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基于超声阵列探测的常规光声计算层析成像系统,数据采集量大,由此导致的较低数据采集和成像速度成为制约该技术临床应用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在远低于Nyquist采样定理的欠采样方式下,高质量重建信号,已被广泛用于信号处理和传统的医学图像重建领域。自2009年压缩感知理论被应用于光声成像以来,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解决目前大区域光声成像的数据采集和成像速度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将重点介绍压缩感知理论用于光声成像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Intravascular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human coronaryatherosclerosis .2 JANSEN K,VAN DER STEEN A F W,VAN BEUSEKOM H M M,et al. Optics Letters . 2011
[2]  
Carbon nanotubes as photoacoustic molecular imaging agents in living mice .2 De La Zerda A,Zavaleta C,Keren S,et al. Nat Nanotechnol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