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永平
机构
[1] 山东轻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配置效率; 运行效率;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1.164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效率的相对性标准来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效率问题。对我国3个层次资金流动的分析表明,作为替代性机制的非正规金融支持了经济增长而有着较之正规金融更高的配置效率,两者的运行效率则难以比较。从政策决策者的角度,改革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调整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使农村经济主体能够在更低的成本下获取资金,可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673 / 66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J].
张杰 .
金融研究, 2005, (02) :1-12
[2]   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 [J].
刘民权 ;
徐忠 ;
俞建拖 .
世界经济, 2003, (07) :61-73+80
[3]   正规金融机构退出后的信贷市场研究:广东省恩平市个案分析 [J].
张建军 .
金融研究, 2003, (07) :129-136
[4]   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 [J].
谢平 ;
陆磊 .
经济研究, 2003, (06) :3-13+93
[5]   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 [J].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
金融研究, 2002, (10) :101-109
[6]   制度变迁与乡村非正规制度——中国乡镇企业的财产形成与控制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0, (01) :48-55+80
[7]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周天芸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