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封盖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牛嘉玉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油气封盖; 异常压力; 油气聚集;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封盖的主控因素,在微观封闭性能已满足现今油气藏封盖的油气柱高度时,已转变为盖层厚度变化、平面展布的稳定性和断裂的发育与活动。在两套区域盖层中,七克台组泥质超压层构成的第二套区域性盖层,超压值大于20 MPa 和厚度大于200 m 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全凹陷,且厚度稳定连续,对其下的两期油气进行了有效的封盖,95 以上的储量位于其下地层,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展布和富集程度,为最重要的区域性盖层。喜山期断裂活动产生的断裂,在各地的影响不同,鄯善油田以东地区,对油气破坏和调整较弱,两套区域性盖层相对保存完好,油气基本保持原始的展布风貌;以西地区断裂活动较强,两套盖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打乱了油气的原始展布状态,甚至伴有较大程度的散失,利于喜山期油气藏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封盖层特征及评价 [J].
郑德文 ;
杜秀芳 ;
姜雪莉 ;
徐宗谦 ;
梁世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6, (01) :17-25
[2]   吐哈盆地侏罗系含煤沉积层序特征研究 [J].
吴因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5) :35-39+97-98
[3]   区域盖层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J].
童晓光 ;
牛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