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上、下层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35
作者
刘洛夫 [1 ]
孟江辉 [1 ]
王维斌 [1 ]
靳军 [2 ]
吴琳 [1 ]
赵彦德 [1 ]
王萍 [1 ]
支东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原油; 地球化学; 油源; 油气成藏;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原油物性、化学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特征,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各层系的原油划分为2组:一组是储集在侏罗系及以下层系的原油(下层系原油),另一组是储集在白垩系及以上层系的原油(上层系原油)。同一组原油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相似,而不同组的原油则相差较大。下层系原油为同一来源,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上层系原油亦为同一来源,主要来自侏罗系。利用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对该区进行油源划分和对比的结果与用密度、粘度、原油族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所得到的结果完全吻合,可见含氮化合物也可以用于原油类型划分和油源对比方面的研究。最后建立了车排子凸起的油气成藏模式:车排子凸起紧邻凹陷,油源条件充足;构造位置有利,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该区发育的众多断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遇到不整合面则发生侧向运移,从而在空间上构成"Z"字形或呈阶梯状的运移路线,最终形成油藏类型多、含油层系多的成藏面貌。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9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ources from the Chepaizi Swell,Junggar Basin,China[J]. LIU Luofu~(1,*),KUANG Jun~2,WANG Ping~1,CHEN Zhijun~1,WANG Weibin~1,ZHAO Yande~1, WU Lin~1,JIN Jun~1,WANG Weili~1,MENG Jianghui~1,ZHOU Jieli~1 and LIU Guod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Changping, Beijing 102249,China 2 PetroChina Xinjiang Oil Field Company,Karamay 834000,China.
[2]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J].
靖辉 ;
江洪 ;
向奎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7, (04) :377-383
[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J].
张枝焕 ;
李伟 ;
孟闲龙 ;
秦黎明 ;
张振英 ;
袁东山 .
现代地质, 2007, (01) :133-140
[4]   准噶尔盆地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控因素分析 [J].
曹剑 ;
胡文瑄 ;
张义杰 ;
姚素平 ;
王绪龙 ;
张越迁 ;
唐勇 .
沉积学报, 2006, (03) :399-406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J].
谭开俊 ;
田鑫 ;
孙东 ;
陈建平 .
断块油气田, 2004, (06) :13-14+18
[6]   有机含氮化合物研究新进展 [J].
张宝 ;
包建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82-186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含油气系统三叠纪末期油气输导体系 [J].
王来斌 ;
查明 ;
陈建平 ;
刘传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6-19+137
[8]   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 [J].
朱光有 ;
金强 ;
周建林 ;
王铜山 ;
李剑 ;
张林晔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9-13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J].
陈建平 ;
查明 ;
柳广弟 ;
谷亚青 ;
张卫海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75-78+129
[10]  
Study on Secondary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Tazhong Area of Tarim Basin in Terms of Carbazole Compounds[J]. 刘洛夫,康永尚.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