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的有机酸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34
作者
曾溅辉
朱志强
吴琼
彭继林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有机酸; 地层水—烃源岩相互作用; 模拟实验; 影响因素;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6.002
中图分类号
P588.24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不同温度下地层水—烃源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60~300℃),均有有机酸的生成,有机酸的总浓度在35.4 mg/l至153.9 mg/l之间,其中在100℃和140℃的温度下浓度最大,其它温度下浓度相对较低;(2)在低温(60℃)条件下,成熟度相对较高、有机碳含量较大的烃源岩,有利于生成有机酸,但是在中温(140℃)和高温(180℃、220℃和300℃)条件下,有机酸的生成受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和碳酸盐含量的多重影响;(3)中低温(60℃和140℃)时,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有机酸浓度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在60~140℃,有机酸对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起主要的控制作用,而高温(180℃、220℃和300℃)条件下,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作用受有机酸和CO2的共同控制,从而导致有机酸浓度与碳酸盐的关系变化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847 / 8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胜利油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热解产物初析 [J].
卢焕勇,袁佩芳,祝总祺,刘文荣,苗建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6) :515-518
[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的热解实验 [J].
袁佩芳 ;
卢焕勇 ;
祝总祺 ;
刘文荣 ;
苗建宇 .
科学通报, 1996, (08) :728-730
[3]   生油岩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模拟实验研究 [J].
陈传平,梅博文,贾发敬,成凤桂 .
地球化学, 1994, (02)
[4]  
储层地球化学[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梅博文主译, 1992
[5]  
Pore fluid evolution in the Kimmeridge Clay Formation of the UK Outer Moray Firth: implications for sandstone diagenesis[J] . I.C. Scotchman,A.D. Carr,T.R. Astin,J. Kell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2 (3)
[6]   Kinetic constraints on illitization reac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organic diagenesis in sandstone/shale sequences [J].
Berger, G ;
Lacharpagne, JC ;
Velde, B ;
Beaufort, D ;
Lanson, B .
APPLIED GEOCHEMISTRY, 1997, 12 (01)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