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水分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琚中和
刘勋
张淑文
丁贤茂
机构
[1]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关键词
供水性; 荒地; 有效水; 红砂岩; 上升水流; 耕层; 旱地红壤; 有效含水量; 土壤水分状况; 墒情; 微团聚体; 熟化度; 贮水量; 蒸发速度;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0.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建国以来,为配合我省的红壤垦殖利用和农业生产,进行了红壤水分的试验研究。现将1962年以来的试验研究资料整理如下。 研究方法 试验土壤系江西中北部进贤县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低丘陵厚层红壤,包括不同熟化程度的旱地,坡度在3—5度。自然红壤剖面具有明显的三个层段:上层,疏松均质的红棕色土层;中层,紧实,核状结构的暗棕色铁锰斑淀积层,下层,深厚杂色(红、棕、黄灰)的漏管—虫状网纹层。全剖面轻粘土质地,不利土壤水分的顺利运行。开垦利用后处在不同熟化阶段的旱地红壤,第一层段可发育成2—4层(表土、二黄土、肉礁及红礁)。这类土壤面积大,有代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赣中丘陵地区红壤的不同结构对某些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姚贤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66, (01) :65-72
[2]   土壤中有机矿质胶体融和的研究 Ⅱ.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J].
武玫玲 ;
马毅杰 .
土壤学报, 1964, (02) :196-205
[3]  
红壤利用与改良.[M].进贤县《红壤利用与改良》编写组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4]  
中国土壤.[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