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分形研究

被引:24
作者
何书 [1 ,2 ,3 ]
杨桥 [2 ]
王家鼎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系统; 分形; 数盒子法;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4.001
中图分类号
P554 [地质力学研究方法与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中区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以探讨该区断裂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利用数盒子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在标度区间1.75~7km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根据断裂分维值等值线可知,海岸线两侧断裂分维值分布规律有着明显不同,显示了两侧断裂系统在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研究区分维值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在歧口凹陷南北两侧有着最高的分维值。结合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油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分形特征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断裂分形特征与油田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断裂系统分维值的变化特征与断裂的发育规律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断裂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其分维值也更高,也将更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堡凹陷晚新生代X型断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J].
周天伟 ;
周建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1) :20-27
[2]   白东构造带成因分析 [J].
陈清华 ;
张福利 ;
王秀玲 ;
王艳 ;
王亚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4) :400-403
[3]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J].
郭兴伟 ;
施小斌 ;
丘学林 ;
吴智平 ;
杨小秋 ;
肖尚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273-280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体系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 [J].
陈新 ;
卢华复 ;
浦世照 ;
陈忠民 ;
李世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517-521
[5]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6]   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J].
张志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60-973
[7]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J].
陈泮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74-979
[8]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J].
王光奇 ;
漆家福 ;
岳云福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30-240
[9]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J].
孙成权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44-347
[10]   断裂构造的分形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J].
谢焱石 ;
谭凯旋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1)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