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生代基性脉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被引:19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赵军红
冯彩霞
曹建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基性脉岩; 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论; 山东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区脉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48.63%~56.02%,岩性上以煌斑岩、辉绿岩和辉长岩为主,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基性脉岩源区存在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和少量富碳酸岩交代作用,该交代作用可能与扬子下地壳物质的参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中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许文良 ;
郑常青 ;
王冬艳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444-449
[2]  
Mesozoic lithosphere destruction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major-, trace-element and Sr–Nd–Pb isotope studies of Fangcheng basalts[J] . Hong-Fu Zhang,Min Sun,Xin-Hua Zhou,Wei-Ming Fan,Ming-Guo Zhai,Ji-Feng Y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2 (2)
[3]  
On the origin of some mica-lamprophyr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a mafic minette[J]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