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几何学、性质和生长方式

被引:42
作者
崔军文
张晓卫
李朋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逆冲序列; 扩展; 左行走滑; 生长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阿尔金断裂具有线性与弧形相叠加的几何学特征及强烈的时空不均一性,阿尔金断裂是一条同时具有逆冲、左行走滑和正滑复杂力学性质的巨型断裂系。走滑作用和正滑作用的主要时期分别为白垩纪-新生代和上新世-第四纪,逆冲作用则是晚古生代以来一直起主导作用的变形事件(大约305Ma以来)。阿尔金断裂的形成与其两侧地块的强烈不均一变形(阿尔金山腹地以收缩变形为主,祁连地块以逆冲扩展为主)有关,它经历了分段破裂、逐段连接和逐渐扩展的动力学过程,其形成与祁连地块中的上叠式逆冲序列和青藏高原隆升同步,随着自南而北逆冲扩展和青藏高原隆升的不断加剧,阿尔金断裂北东端点往北东方向扩展,南西端点往南西方向生长,这一运动学过程持续至今。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建新 ;
姜枚 ;
李海兵 ;
崔军文 .
地质学报, 1999, (03) :193-205
[2]   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吴才来 ;
崔军文 ;
张建新 ;
陈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14) :1544-1549
[3]   Study on the Gravity Field and Deep-Seated Crustal Structure at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
MENG Lingshun Geophysical Department Changchun Geological College Changchun China CUI Junwe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CAGS Beijing O China .
Continental Dynamics, 1997, (01) :29-38
[4]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J].
吴宣志,吴春玲,卢杰,吴杰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29-35
[5]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研究 [J].
朱仁学,胡祥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46-57
[6]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 [J].
崔作舟,李秋生,吴朝东,尹周勋,刘宏兵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15-28
[7]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J].
许志琴 ;
徐惠芬 ;
张建新 ;
李海兵 ;
朱志直 ;
曲景川 ;
陈代璋 ;
陈金禄 ;
杨开春 .
地质学报, 1994, (01) :1-15
[8]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J].
柏美祥 .
新疆地质, 1992, (01) :57-61
[9]   阿尔金南、北缘断裂带部分地段的几何学特征、断层泥SEM特征及其意义 [J].
罗治江 .
西北地震学报, 1988, (04) :51-61
[10]   阿尔金断裂与大陆走滑断裂 [J].
郑剑东 .
内陆地震, 1988, (02) :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