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5a新疆LUCC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黄莹 [1 ,2 ]
包安明 [1 ]
王爱华 [3 ]
刘海隆 [4 ]
吴世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4] 新疆石河子大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 Holdridge;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10.003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新疆1981-2005年气象数据及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运用改进的Holdridge植被生态分区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以及重心模型,分析了新疆LUCC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25年间新疆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变化使得区域内植被群落格局发生变化,北部地区的未利用地向草地、灌木等生态类型转化;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区域西北地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由北偏西48度移动了3.87km,其中气候影响使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由北偏东33度移动了1.25km,人为影响使其由北偏西66度移动了3.88km。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陕北黄土丘陵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赵东波 ;
梁伟 ;
杨勤科 ;
刘安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22-26+218
[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 [J].
郭斌 ;
陈佑启 ;
姚艳敏 ;
何英彬 ;
张洁瑕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4) :408-414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郑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04-1514
[4]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黄季焜 ;
朱莉芬 ;
邓祥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235-1241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支持下的干旱区LUCC模拟研究——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 [J].
赵睿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张飞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1) :151-154
[6]   中国北方未来干旱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J].
黄庆旭 ;
史培军 ;
何春阳 ;
李晓兵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99-1310
[7]   1980-2000年中国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6, (08) :865-872
[8]   基于地形因素的新疆荒漠植被-气候模型应用研究 [J].
倪永明 ;
欧阳志云 ;
胥彦玲 ;
李湘涛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6) :1236-1243
[9]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J].
吴世新 ;
周可法 ;
刘朝霞 ;
张琳 ;
乔木 ;
岳健 ;
张雪艳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52-58
[10]   4个常用的气候-植被分类模型对中国植被分布模拟的比较研究 [J].
杨正宇 ;
周广胜 ;
杨奠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58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