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铺钼矿田含矿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被引:47
作者
许成 [1 ]
宋文磊 [1 ,2 ]
漆亮 [1 ]
王林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碳酸岩岩脉; 稀土元素; 构造背景; 黄龙铺钼矿田; 东秦岭钼矿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陕西黄龙铺钼矿田是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矿床,多数矿体产于晚三叠纪(220Ma)的碳酸岩岩脉内。其中,石家湾Ⅱ号矿体碳酸岩的Sr和REE含量异常高,δ13CPDB为-6.75‰~-6.92‰,δ18OSMOW为8.69‰~9.48‰,显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碳酸岩来自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作用,稀土配分模式为陡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但石家湾碳酸岩HREE含量异常高,稀土配分模式平坦,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碳酸岩,这要求源区必须相对亏损LREE,相对富集HREE。显然,如此源区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相榴辉岩的特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勉略洋壳在三叠纪向北俯冲至秦岭-华北联合陆块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而形成岩浆弧,随后,在弧后扩张带发生残余榴辉岩的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而形成碳酸岩岩浆,导致黄龙铺矿田形成。如此以来,秦岭地区在220Ma左右仍有B型俯冲作用,碰撞造山作用并没有结束。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J].
陈衍景 ;
翟明国 ;
蒋少涌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695-2726
[2]   河南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金-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J].
倪智勇 ;
李诺 ;
管申进 ;
张辉 ;
薛良伟 .
岩石学报, 2008, 24 (09) :2058-2068
[3]   小秦岭大湖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印支期成矿事件 [J].
李诺 ;
孙亚莉 ;
李晶 ;
薛良伟 ;
李文博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810-816
[4]   东秦岭钼矿床及其深部构造制约 [J].
张正伟 ;
张中山 ;
董有 ;
彭万夫 ;
张建军 .
矿物学报, 2007, (Z1) :372-378
[5]   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J].
李诺 ;
陈衍景 ;
张辉 ;
赵太平 ;
邓小华 ;
王运 ;
倪智勇 .
地学前缘, 2007, (05) :186-198
[6]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叶会寿 ;
毛景文 ;
李永峰 ;
郭保健 ;
张长青 ;
刘王君 ;
闫全人 ;
刘国印 .
地质学报, 2006, (07) :1078-1088
[7]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李永峰 ;
毛景文 ;
胡华斌 ;
郭保健 ;
白凤军 .
矿床地质, 2005, (03) :292-304
[8]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张作衡 ;
李晓峰 ;
王义天 ;
张长青 ;
李永峰 .
岩石学报, 2005, (01) :171-190
[9]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肖庆辉 .
岩石学报, 2003, (04) :650-660
[10]   CMF模式的排他性依据和造山型银矿实例:东秦岭铁炉坪银矿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陈衍景 ;
隋颖慧 ;
Franco PIRAJNO .
岩石学报, 2003, (03) :55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