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15
作者
尹俊光 [1 ]
彭鹓 [1 ]
章君果 [1 ]
达良俊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 生态效益; 空气负离子; 空气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种植7年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5个指标;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城市常见的人工绿地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常见城市人工绿地类型,但远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城市绿地群落中,空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粒径分布不同,近自然森林四季空气细菌平均浓度低于对比样地,降菌作用明显;而四季空气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浓度高于对比样地;近自然林比同期建设的浦东绿化带和建成多年的长风公园绿地在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上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上海乡土树种及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J].
杨永川 ;
达良俊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3) :286-290
[2]   地面上的空气负离子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尖端放电 [J].
蒙晋佳 ;
张燕 ;
不详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5, (01) :112-113+120
[3]   "宫胁生态造林法"在上海外环环城绿带建设中的应用 [J].
陈伟峰 ;
达良俊 ;
陈克霞 ;
方和俊 .
中国城市林业, 2004, (05) :21-23
[4]   城市森林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 [J].
王洪俊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96-98
[5]   宜昌市城区不同绿地类型环境效应 [J].
刘学全 ;
唐万鹏 ;
周志翔 ;
胡兴宜 ;
邵天一 ;
杨庭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5) :53-54+83
[6]   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剖析及建议 [J].
陈克霞 ;
吕晨 ;
达良俊 .
中国城市林业, 2004, (04) :48-51
[7]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J].
张璐 ;
杨加志 ;
曾曙才 ;
苏志尧 ;
饶纪腾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26-28
[8]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 [J].
达良俊 ;
杨同辉 ;
宋永昌 .
林业科学, 2004, (04) :84-88
[9]   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空间效益 [J].
彭镇华 .
中国城市林业, 2004, (03) :4-11
[10]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以上海公园为例 [J].
倪军 ;
徐琼 ;
石登荣 ;
陶康华 .
中国城市林业, 2004, (03)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