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上)

被引:11
作者
李伯重
机构
[1] 清华大学
关键词
16—17世纪; 江南; 生态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江南农业中 ,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改造资源 ,进行多样化的生产。同时利用食物链原理 ,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降低了投入而增加的产出 ,达到了较高的生产率。这种生态农业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常熟的大经营中 ,明清之际时在嘉湖一带已相当普遍 ,并为小经营所采纳。这种生态农业在江南平原逐渐普及 ,为江南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明清江南蚕桑亩产考 [J].
李伯重 .
农业考古, 1996, (01) :196-201+212
[2]   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 [J].
李伯重 .
农业考古, 1985, (02) :150-163
[4]  
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N].侯向阳;.中国特产报.2003,
[5]  
补农书校释.[M].(清)张履祥 辑补;陈恒力 校释;王达 参校、增订.农业出版社.1983,
[6]  
戒庵老人漫笔.[M].(明)李诩撰;.中华书局.1982,
[7]  
广志绎.[M].(明)王士性撰;吕景琳点校;.中华书局.1981,
[8]  
广蚕桑说辑补.[M].(清)沈练著;郑辟疆;郑宗元校注;.农业出版社.1960,
[9]  
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M].傅衣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