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驱动下的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被引:8
作者
贾文臣 [1 ,2 ]
王卷乐 [1 ]
贾香云 [3 ]
李福印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4] 不详
关键词
威海市区;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威海市区自20世纪1980s2000年,特别是1987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以后,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利用遥感解译成果,图示出威海市区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的空间位置和范围,计算出威海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3个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威海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1980s2000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大,达3600hm2,多发生在80年代城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其次为耕地转化为农村居民点,面积为517hm2;1980s1995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为2 999.77hm2,远远大于其他转化类型;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最大为633.72hm2;1980s199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面积增长剧烈,增长率达168.92%,其他建设用地也有大量增长;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水域和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显著减少,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而林地、城镇用地和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增长;1980s1995年耕地的减少速率最大为-1.48%,而城镇用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16.89%;1995年2000年,耕地持续减少,但减少速率明显放慢,而林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2.85%,城镇用地继续增长,但增速显著减弱,农村居民点用地由前期的增长变为减少。在近15年里,城镇化是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860 / 18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 [J].
鲁春阳 ;
齐磊刚 ;
桑超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1) :25-27
[2]   黄土丘陵区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历程及驱动力分析 [J].
徐勇 ;
郭腾云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2) :1-3+36
[3]   RS和GIS支持下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LUCC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J].
张学俭 ;
冯仲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32-38
[4]   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附视频 [J].
衣华鹏 ;
刘贤赵 ;
张鹏宴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86-89
[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6]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
[7]   温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J].
朱凤武 ;
彭补拙 ;
丁建中 ;
张燕 .
经济地理, 2001, (01) :101-104
[9]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张树文[等]著, 2006
[10]  
Principal land use changes anticipated in Europe[J] . J Bouma,G Varallyay,N.H Batjes.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