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澳养殖海域微表层与次表层水质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被引:10
作者
邓邦平
杨宇峰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控制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鹏澳; 海水养殖; 微表层; 水质; 浮游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7年5~12月对大鹏澳鱼类养殖区(St.1)、贝类养殖区(St.2)、自然海区(对照区)(St.3)微表层和次表层的水质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3个调查区域微表层浮游动物种类数分别为33、25和27种,次表层浮游动物种数分别为70、56和67种.微表层浮游动物丰度在夏季达到最高,分别为580.0 ind./L(St.1)、224.0 ind./L(St.2)、750.0 ind./L(St.3),微表层浮游动物丰度均值高于次表层,对照区最高(314.5 ind./L),鱼类养殖区(262.0 ind./L)次之,贝类养殖区(168.5 ind./L)最低.水化分析结果显示大鹏澳海区微表层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TN、TP、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富集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02±0.13、2.16±0.18、3.36±1.04和2.12±0.10.大鹏澳不同功能海区不同水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很大差异,海水养殖对水质、浮游动物数量和组成有很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底质有机物污染特征 [J].
甘居利 ;
林钦 ;
贾晓平 ;
黄洪辉 ;
蔡文贵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03) :5-8
[2]   同安湾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动 [J].
罗冬莲 .
福建水产, 2004, (02) :14-20
[3]   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动 [J].
王春生 ;
刘镇盛 ;
何德华 .
水产学报, 2003, (06) :595-599
[4]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附视频 [J].
彭云辉 ;
王肇鼎 ;
孙丽华 ;
韦桂峰 ;
朱卓洪 .
台湾海峡, 2002, (03) :310-316
[5]   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 [J].
姜胜 ;
黄长江 ;
陈善文 ;
周凯 ;
董巧香 .
生态学报, 2002, (06) :828-840
[6]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次表层BOD和COD的研究 [J].
彭云辉 ;
王肇鼎 ;
潘明祥 ;
朱卓洪 ;
韦桂峰 .
海洋湖沼通报, 2000, (04) :13-19
[7]   海洋微表层化学研究进展 [J].
于志刚 ;
张正斌 ;
刘莲生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3) :75-80
[8]   大亚湾海水微表层生物-化学研究 Ⅱ.(二)生物-化学特性的周日变化规律 [J].
潘明祥 ;
张正斌 ;
王肇鼎 ;
黄洪辉 ;
韦桂峰 ;
高红莲 ;
彭云辉 ;
朱卓洪 .
热带海洋, 2000, (02) :57-63
[9]   海洋微表层取样方法研究 [J].
丁海兵 ;
刘效兰 .
化工时刊, 1999, (04) :32-34
[10]   浮游生物对某些化学物质在海洋微表层中富集所起的作用 [J].
吴志坚 ;
李军 ;
丁海兵 ;
张正斌 ;
刘莲生 .
海洋湖沼通报, 1997, (01)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