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53
作者
崔林
孙振
袁军
田宏先
王利琴
徐惠云
机构
[1]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
[2]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 内生细菌; 拮抗菌;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3.04.014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等地采集马铃薯块茎 ,分离到 2 4 0株内生细菌 ,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 ,共得到 5 5株对环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 ,占菌株总数的 2 2 .9% ,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 13mm。按抑菌圈半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三类。从中筛选出 9个对环腐病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 ,结果表明 :118为荧光假单胞生物型V(Pseu domonasfluorescensbiovarV) ;110为短小芽孢杆菌 (Bacilluspumilus) ;0 85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 ;0 6 9为草生欧文氏菌 (Erwiniaherbicola) ;0 4 3为草莓黄单胞菌 (Xanthomonasfragariae) ;A 10’、T3 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H1 6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116为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