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作者队伍须重视潜在核心作者

被引:21
作者
郑洁
吕赛英
游滨
张苹
陈移峰
机构
[1] 重庆大学期刊社
关键词
高水平作者队伍; 潜在核心作者; 发文篇数; 被引频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深度挖掘现有作者资源,把有潜力的作者发展成为期刊核心作者是期刊建设高水平作者队伍的关键任务之一。首次将作者队伍分为核心作者、潜在核心作者和边缘作者3类;给出了潜在核心作者的定义;并在核心作者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在核心作者的测定方法。以《重庆大学学报》2008~2010年所发论文为例,重点分析了其潜在核心作者群的年龄、职称分布以及与核心作者群的合作情况等;进而针对潜在核心作者群,给出了如何在短期内将其发展为核心作者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05 / 10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的比较 [J].
杜秀杰 ;
赵大良 ;
蒋汀华 ;
孙跃 .
编辑学报, 2012, 24 (02) :162-164
[3]   2000—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核心作者分析 [J].
王丽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4) :98-101
[4]   《教育与经济》1985-2009年核心作者测定与分析 [J].
钟文娟 .
教育与经济, 2011, (01) :66-70
[5]   长尾理论对药学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J].
张静 ;
黄文龙 .
编辑学报 , 2010, (04) :297-299
[6]   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J].
丁佐奇 ;
郑晓南 ;
吴晓明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 (04) :467-470
[7]   《生态学杂志》1982~2008年核心作者分析 [J].
魏中青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9) :9297-9299+9309
[8]   利用综合指数测评期刊的核心著者——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 [J].
李宗红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8, (01) :54-56
[9]   《情报科学》1998-2005核心作者测评 [J].
李彩云 .
情报科学, 2007, (02) :236-239
[10]   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学报核心作者群分析 [J].
杜秀杰 ;
葛赵青 ;
刘杨 ;
赵大良 .
编辑学报, 2006, (05) :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