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内皮素和抗凝血酶-Ⅲ的变化

被引:12
作者
孟涛 [1 ]
王建春 [2 ]
机构
[1]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
[2] 武钢总医院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内皮素; 抗凝血酶-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两项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病感染、多系统损伤和血中抗凝系统变化的病理生理与发生机制。方法:对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期,20例缓解期患者采用ELISA和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进行血浆ET和AT-Ⅲ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组血浆ET和AT-Ⅲ值分别为(129.6±23.2)ng/L、(205±29.2)mg/L,而正常组分别为(54.3±12.7)ng/L、(310±37.4)mg/L,两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浆ET和AT-Ⅲ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缓解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分别为(98.4±11.3)ng/L,(250±38.7)mg/L,分别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组与缓解组血浆ET和AT-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ET和AT-Ⅲ的测定是早期预测血栓前期抗凝变化的客观指标。是估计病情轻重和预后的有意义指标,测定两者对凝血机制病理生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提高治疗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J].
徐瑞宏 .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1, (05) :262-265
[2]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J].
李家增 .
中华内科杂志, 1990, (07)
[3]  
现代血栓病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汪钟,郑植栓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