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业结构演进及偏离优势效应的实证

被引:1
作者
刘忠远 [1 ]
任启平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进; SSM; 偏离优势;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1.02.02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进行梳理,揭示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喜人成绩的原因。运用SSM模型将山东与全国、上海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离优势效应,在此基础上,考察山东产业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竞争力偏离量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发现第一、二产业应着重提高竞争力偏离量,适当削减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第三产业则应三者并重,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国际经验比较 [J].
李杰 .
经济问题, 2009, (06) :31-34
[2]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J].
汤冬梅 ;
章家清 .
经济师, 2007, (12) :272-273
[3]   山东省工业化水平研究 [J].
王延中 .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08) :48-53
[4]   江苏服务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兼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应用 [J].
杨向阳 ;
陈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415-420
[5]   产业结构变动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曾国平 ;
曹跃群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6-29
[6]   “入世”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对策 [J].
郭庆 .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1, (08) :31-33
[7]   山东省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J].
刘兆德 ;
王慧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 (01) :25-30
[8]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