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震地下水位前兆场的特征及其形成与演化模式

被引:13
作者
车用太
鱼金子
黄振义
王安滨
董守玉
万迪堃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天津市地震局
[3] 河北省地震局
[4] 河北省地震局 中国北京
[5] 中国北京
[6] 中国天津
[7] 中国石家庄
[8] 中国石家庄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前兆场; 模式; 唐山大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IASPEI国际优秀震例评选的原理,在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位异常场的时、空、强演化特征,提出了地下水位前兆场形成的“场→带→源”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唐山地震前供水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黄振义
    王雅灵
    尹伯忠
    李振海
    [J]. 地震, 1982, (06) : 15 - 17
  • [2] 唐山地震地下水位趋势异常分析
    贾化周
    万迪堃
    董守玉
    王信
    王永林
    [J]. 地震, 1982, (06) : 2 - 5
  • [3] 唐山地震地下水动态异常场特征与震源演化过程
    吴锦秀
    王雅灵
    李声荣
    [J]. 地震地质, 1980, (01) : 65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