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21
作者
岑威钧 [1 ]
王修信 [1 ]
Erich Bauer [2 ]
朱岳明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格拉茨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3]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土力学; 亚塑性; 本构理论; 率型; 孔隙比; 堆石料; 本构建模; 面板堆石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41 [水工材料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1503 ;
摘要
亚塑性本构理论是20世纪中晚期发展起来的一类基于有理力学的新型的连续介质本构建模理论,主要用于刻画无黏性散粒型土体的非弹性、非线性及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本构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述形式,并做相应的数学力学特性分析。在对散粒型土体孔隙比与平均压力及孔隙比与体积应变关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扼要介绍了新近发展的亚塑性模型的重要的建模改进思想。结合分析堆石料的主要工程特性,将能够反映当前亚塑性研究水平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做适当改进后首次引入到堆石料的本构建模中,并将其应用到一典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数值分析中。理论分析和算例应用表明,所改进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堆石料的非弹性、非线性、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且具有本构参数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堆石料的亚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验证 [J].
栾茂田 ;
吴兴征 ;
李相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2) :164-170
[2]  
堆石料亚塑性本构模型及面板堆石坝数值分析[D]. 岑威钧.河海大学 2005
[3]   AN OUTLINE OF HYPOPLASTICITY [J].
KOLYMBAS, D .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1991, 61 (03) :143-151
[4]  
A new representation theorem for isotropic functions: An answer to Professor G. F. Smith’s criticism of my papers on representations for isotropic functions[J] . C. -C. Wang.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 19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