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地下气化过程中铅和砷的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梁杰 [1 ]
娄元娥 [1 ]
席建奋 [2 ]
孙家亮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煤炭工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
[2] 新奥气化采煤投资有限公司
关键词
铅; 砷; 迁移规律; 煤炭地下气化;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11.013
中图分类号
X752 [煤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褐煤原煤及其气化产物中的铅和砷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铅和砷的质量平衡计算,并分析了其析出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铅在原煤中以残渣态23.07%、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3.96%、硫化物结合态22.96%存在,而砷则以残渣态47.73%、有机结合态7.95%、硫化物结合态40.90%存在.在气化过程中63.65%的铅和56.23%的砷残存在地下煤灰中,1.15%的Pb和6.62%的As转化到煤气冷凝水中,35.20%的Pb和37.15%的As转化到煤气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858 / 18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铁岭煤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热解过程中的挥发行为研究 [J].
吕海亮 ;
陈皓侃 ;
李文 ;
李保庆 .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2) :140-145
[2]   煤中砷的赋存状态 [J].
赵峰华 ;
任德贻 ;
彭苏萍 ;
王运泉 ;
张军营 ;
丁振华 ;
丛志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14-220
[3]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艺模型试验研究 [J].
杨兰和 ;
梁杰 ;
余力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 (04) :14-17
[4]  
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稳定性及控制技术[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梁杰著, 2002
[5]  
Why trace elements are important[J] . Dalway J. Swaine.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