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气脱汞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9
作者
史亚微 [1 ,2 ]
白中华 [2 ,3 ]
姜军清 [1 ,2 ]
张向洲 [4 ]
杨文辉 [5 ]
赵玉冰 [1 ,2 ]
穆静静 [1 ,2 ]
机构
[1]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3] 南瑞集团节能环保分公司
[4]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5] 青海省电力设计院
关键词
煤炭; 烟气; 脱汞; 趋势;
D O I
10.13226/j.issn.1006-6772.2014.02.027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TD849 [煤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1901 ;
摘要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烟气污染物。燃煤产生的污染物SO2和NO x早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在燃煤造成的痕量元素(Hg、As、Se、Pb和Cd等)尤其是汞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中国政策和脱汞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对目前广泛研究的燃烧后脱汞技术进行阐述和对比,并对未来脱汞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活性焦汞吸附特性及动力学机理分析 [J].
张海茹 ;
吴昊 ;
刘浩 ;
王萌 ;
杨宏旻 .
化工学报, 2013, 64 (03) :1076-1083
[2]   燃煤烟气汞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J].
沈伯雄 ;
左琛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12 (02) :100-104
[3]   火电厂脱汞技术综述 [J].
赵宝江 .
广州化工, 2011, 39 (22) :22-24
[4]   燃煤电厂汞的排放控制要求与监测方法 [J].
李辉 ;
王强 ;
朱法华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1, 1 (03) :226-231
[5]   全球汞控制公约形势及中国履约需求分析 [J].
郭卫广 ;
刘建国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9) :107-111
[6]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进展 [J].
毛吉献 ;
王凡 ;
王红梅 ;
张凡 ;
刘宇 ;
路迈西 .
能源环境保护, 2010, 24 (02) :1-5+9
[7]   富氧型高活性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实验研究 [J].
刘松涛 ;
赵毅 ;
汪黎东 ;
藏振远 .
动力工程, 2008, (03) :420-424+492
[8]   燃煤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J].
陈进生 ;
袁东星 ;
李权龙 ;
郑剑铭 ;
朱燕群 ;
华晓宇 ;
何胜 ;
周劲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2) :72-76
[9]   湿式烟气脱硫系统同时脱汞研究 [J].
赵毅 ;
陈周燕 ;
汪黎东 ;
张受卫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1) :64-69
[10]   改性活性焦脱除烟气中汞的实验研究 [J].
熊银伍 ;
杜铭华 ;
步学鹏 ;
梁大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5)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