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北坡侏罗纪双壳类化石新材料

被引:7
作者
阴家润
机构
关键词
层位; 产地; 雁石坪; 左壳; 登记号; 放射脊; 北坡; 双壳类动物; 唐古拉山; 当拉山; 韧带窝; 牛津阶; 巴通阶; 图版; 壳饰; 侏罗系; 化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唐古拉山地区侏罗系发育良好,是国内侏罗纪双壳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描述其中的8属17种,大多数为国内首次报道的种。由于唐古拉山地区在侏罗纪时正好位于东亚分区(East Asian province)、埃塞俄比亚分区(Ethiopian province)和欧洲分区(European province)3个不同的双壳类生物地理分区接合处,因此本区双壳类显示出一定的混生色彩,具有上述各区的一些特征属或种。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自唐古拉山向东南方向,包括西藏东部、云南、缅甸及泰国的侏罗系中,双壳类动物群含有大量的共同分子,并形成特殊的地方性生物群,考虑到侏罗纪古板块的构造格局,对上述特提斯北岸东缘进行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侏罗纪的一个新的双壳类生物地理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7+469 +469-4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双壳类的Pteroperna及其模式种Pteroperna costatula(Deslongchamps) [J].
阴家润 .
古生物学报, 1987, (06) :716-720+778
[2]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初步分析 [J].
黄汲清 ;
陈国铭 ;
陈炳蔚 .
地质学报, 1984, (01) :1-17
[3]  
云南中生代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