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冰水堆积体浪蚀作用下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21
作者
涂国祥
黄润秋
邓辉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 变形破坏机制; 浪蚀; 泥质胶结; 数值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大渡河中游沿岸中海拔地区广泛分布的一层冰水堆积体大多具有较为密实的结构和一定程度的胶结,在风浪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与其他堆积体存在较大差别。通过对某电站库区高速公路冰水堆积路基岸坡调查和试验分析认为,该冰水堆积体属级配良好的含细颗粒的粗粒~巨粒混合土,颗粒之间嵌合紧密,一般呈中密~密实状,具有不同程度的泥质、钙质胶结,其强度明显较其他松散堆积体高。通过采用地质过程定性分析和有限元半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对该冰水堆积体在风浪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类冰水堆积体在风浪作用下主要表现为淘蚀-坍塌型失稳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龙雪山西麓冰碛(水)砾岩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J].
张永双 ;
郭长宝 ;
石菊松 ;
曲永新 ;
赵希涛 .
现代地质, 2007, (01) :150-156
[2]   西藏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第四纪冰川堆积及冰川进退规程讨论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杜建军 ;
孟庆伟 .
中国地质, 2006, (01) :86-97
[3]   某水电站坝肩顺坡向变倾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J].
涂国祥 ;
黄润秋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78-283
[4]   中国冰川分布的地理特征 [J].
王宗太 ;
刘潮海 .
冰川冻土, 2001, (03) :231-237
[5]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张倬元等编著, 1994
[6]  
Interaction of groundwater and shallow lakes on outwash sediments in the sub-humid Boreal Plains of Canada[J] . B.D. Smerdon,K.J. Devito,C.A. Mendoza.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5 (1)
[7]  
Architecture and sedimentation of outwash fans in front of the Myrdalsj?kull ice cap, Iceland[J] . Sedimentary Geology . 2004 (1)
[8]  
Morphology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deformed soft-sediment clasts: examples from within Late Pleistocene glacial outwash, Tempo Valley, Northern Ireland[J] . Jasper Knight.Sedimentary Geology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