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药培养中诱导胚状体的意义

被引:2
作者
Speciality in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Departmentof B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Shuang Qiao Commune
Peking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育种专业
[2] 北京市双桥公社科技站
关键词
玉米花药培养; 胚芽; 胚状体; 花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指引下,我国从1975年首次成功地从玉米离体培养的花药诱导出单倍体植株以来,许多单位培养玉米花粉植株都已成功,并报道了从离体培养的花药中有成熟胚状体的产生。我们在1976年玉米花药培养的实验中也见到有较多胚状体的产生,并从胚状体形成绿苗有较高的频率。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们的实验材料是大田春播的金黄113(墩子黄×W591)及金黄,号(太181×黄204)两个杂交种。诱导培养基为N6,附加不同配比的激素(表1),蔗糖12%。分化培养基为N6+K 1ppm+BA 1ppm+IAA 0.1ppm,蔗糖6%。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2+390 +3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花药培养的研究初报 [J].
The Cooperative Group of Haploid Breeding of Maize of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Dong Bei Wang Commnue and of Peking Institute of Botany ;
Academia Sinica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6, (02) :180-182
[2]   通过氮源比较试验建立一种较好的水稻花药培养基 [J].
朱至清 ;
王敬驹 ;
孙敬三 ;
徐振 ;
朱之垠 ;
尹先初 ;
毕凤云 .
中国科学, 1975, (05) :484-490
[3]   诱导玉米花粉植株的初步研究 [J].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组织培养实验室四室一组 .
遗传学报, 1975, (02) :138-14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