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Fe,Mn,Ca,Mg的地球化学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鲍根德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沉积物来源; 硅质软泥; Fe; Mn; Ca; Mg; 粘土; 铁锰结核; 锰结核; 富集区; 间隙水; 底质水;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太平洋; 大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富集度1.1—22.0kg/m2)7个柱状样的沉积物和间隙水资料,详细探讨了其Fe,Mn,Ca,Mg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Mn明显的比河口、陆架及贫结核洋区富集,而Fe则与河口沉积物相接近;(2)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元素的垂直分布和进入间隙水的途径不同;(3)沉积物中Fe,Mg主要来自粘土吸附,Ca来自生物化学作用沉积,而Mn则可能通过河口、陆架及半深海沉积物次表层Mn的迁移、生物化学及附近海底火山作用而富集;(4)由于钙、硅软泥区生物作用强烈,使间隙水中Mn2+/Fe2+比值明显的比钙质软泥和褐色粘土区大,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结核中Mn组元素的沉积物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深海锰结核的放射化学研究 [J].
黄奕普 ;
罗尚德 ;
施文远 ;
陈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36-44
[2]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Fe、Mn、Mg地球化学 [J].
鲍根德 .
地球化学, 1986, (04) :344-352
[3]   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铁、锰、硫化物、有机质和细菌间关系的探讨 [J].
鲍根德 ;
张桂芬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1) :89-99
[4]   铁锰结核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J].
王贤觉 ;
陈毓蔚 ;
吴明清 .
海洋与湖沼, 1984, (06) :501-514
[5]  
大洋锰结核[M]. 海洋出版社 , 王成厚编, 1982
[6]  
《实践》号海洋调查船中太平洋西部调查报告[M].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著, 1981
[7]  
Interstitial water chemistry in deep-sea sediments from the Japan Sea[J] . Toshiyuki Masuzawa,Yasushi Kitano.Journal of the Ocean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83 (4)
[8]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nickel, cobalt, copper, zinc and lead contents of Nanao Bay sediments[J] . Yoshikazu Yamamoto,Yukitaka Tanaka,Shunzo Ueda.Journal of the Ocean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7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