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被引:7
作者
祝宏俊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陷阱; 伯罗奔尼撒战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它的核心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国强必霸、必战"。但是,尽管这个命题借用了修昔底德的名义,也借鉴了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的分析,但却曲解了修昔底德的观点。根据修昔底德的描述,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早已存在矛盾,但由于双方努力管控矛盾,从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雅典的兴起起初只是引起了与科林斯的矛盾,但由于科林斯是斯巴达的盟友,在同盟政治的推动下,斯巴达不得不支持科林斯,最终引起伯罗奔尼撒战争。因此,雅典兴起只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命题其实是现代西方的部分学者立足于欧洲近现代史,站在传统强国立场上提出的,这个命题隐含了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的成分,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239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被颠倒的“修昔底德陷阱”及其战略启示 [J].
彭成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23 (01)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