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

被引:4
作者
姚伦淇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关键词
三叠纪; 牙形刺; 层序; 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十年来,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地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尤其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南,此地层发育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例如:西部珠峰地区分布在整个三叠系地层中,向东到下扬子地区,主要分布在下三叠统中。2.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很丰富,已发现39属,230种,可划分成24个带。3.在奥伦尼阶,我国牙形刺根据生态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盆地型(珠峰类型),(2)台地型(湖北利川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云南西部保山地区晚三叠世Epigondolella动物群的发现 [J].
王志浩 ;
董致中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5, (02) :125-131+213
[2]   湖北二、三迭系牙形石颜色变化与有机质成熟度 [J].
杜国清 .
石油学报, 1983, (04) :11-18
[3]   安徽巢县马家山早三叠世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 [J].
丁梅华 .
地球科学, 1983, (02) :37-48+177
[4]   贵州紫云早三叠世Neospathodus timorensis动物群的发现 [J].
王志浩 .
古生物学报, 1982, (05) :584-587+632
[5]   重庆北碚地区上二迭—下三迭统牙形刺及其油气意义 [J].
蒋武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82, (01) :12-24+94
[6]   湖北利川早三叠世牙形刺 [J].
王志浩 ;
曹延岳 .
古生物学报, 1981, (04) :363-375+401
[7]   四川江油、北川地区三叠纪牙形刺 [J].
王志浩 ;
戴进业 .
古生物学报, 1981, (02) :138-152+195
[8]   贵州边阳地区下、中三叠统牙形剌及其环境分析——兼论有机质变质作用的新指标 [J].
蒋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0, (01) :23-30
[9]   陕西汉中梁山地区二叠纪—早三叠世牙形刺 [J].
王志浩 .
古生物学报, 1978, (02) :213-22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