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联合并网系统建模与低压耐受能力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景明
李岩松
杜儒剑
刘君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储能; 光储联合系统; 低压耐受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5 [太阳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为了解决光伏系统随机性强,且故障情况下低压耐受能力差、直流母线过电压、光伏发电效率低等问题,将储能技术引入光伏系统,形成了光储联合并网系统。对光储联合并网系统进行了建模,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和有功无功解耦控制的光伏并网模型,并对传统的铅酸蓄电池三阶动态模型进行了简化。在Pscad/Emtdc平台中建立光储联合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储能容量配置对光伏并网低压耐受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储能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系统的低压耐受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J].
孙卓新 ;
朱永强 ;
倪一峰 ;
叶青 ;
刘颖 .
电力建设, 2014, 35 (04) :25-30
[2]   光-储联合并网发电系统建模与协调控制 [J].
孔令国 ;
蔡国伟 ;
杨德友 ;
孙正龙 .
电网技术, 2013, 37 (02) :312-318
[3]   电池储能系统平滑风电功率控制策略 [J].
靳文涛 ;
马会萌 ;
谢志佳 .
电力建设, 2012, 33 (07) :7-11
[4]   基于储能单元运行方式优化的微电网经济运行 [J].
刘天琪 ;
江东林 .
电网技术, 2012, 36 (01) :45-50
[5]   用于平抑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的储能电站建模及评价 [J].
丁明 ;
徐宁舟 ;
毕锐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2) :66-72
[6]  
大容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与并网影响综述.[J].雷一;赵争鸣;.电力电子.2010, 03
[7]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综述 [J].
周林 ;
武剑 ;
栗秋华 ;
郭珂 .
高电压技术, 2008, (06) :1145-1154
[8]  
.[M].李建林;李蓓;惠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9]  
.[M].李宏仲;段建民;王承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其逆变控制.[M].张兴; 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