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四合屯脊椎动物集群死亡事件:火山爆发的灾变记录

被引:15
作者
汪筱林 [1 ,2 ]
王元青 [1 ]
徐星 [1 ]
王原 [1 ]
张江永 [1 ]
张福成 [1 ]
金帆 [1 ]
顾罡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长春科技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3]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辽西; 四合屯脊椎动物组合; 集群死亡事件; 火山爆发; 义县组;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s1.001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辽西北票以Confuciusornis-Sinosauropteryx-Zhangheotherium为代表的四合屯脊椎动物组合发现于义县组下部湖相沉积中,时代为早白垩世Barremian中期(J—K界线144 Ma)或Valanginian晚期(J—K界线136 Ma)。化石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及无脊椎动物和被子植物,孔子鸟类群和具"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共生。野外发掘表明,化石完整地保存骨骼硬体及羽毛、食物、胃石、卵等软体及生理组织,确认多次非正常生物集群死亡事件。在四合屯发掘剖面上,含化石正常沉积的湖相页岩与火山喷发事件形成的沉凝灰岩互层,中酸性火山爆发形成的环境突变效应是导致脊椎动物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中国发现从始祖鸟到反鸟的重要缺失环节 [J].
侯连海 ;
拉里·马丁 ;
周忠和 ;
周忠和 ;
艾伦·费多契亚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9, (02) :88-95
[2]   亚洲最早的盘舌蟾类化石 [J].
王原 ;
高克勤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4) :407-412
[3]   记辽宁一新翼龙化石(喙嘴龙亚目) [J].
姬书安 ;
季强 .
江苏地质, 1998, (04) :9-16
[4]   爆发性火山作用及其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 [J].
李兆鼐 .
地学前缘, 1998, (03) :87-93
[5]   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对古气候的影响 [J].
郭正府 ;
刘嘉麒 .
岩石学报, 1998, (03) :51-64
[6]   辽西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层序与脊椎动物化石层位 [J].
汪筱林 ;
王元青 ;
王原 ;
徐星 ;
唐治路 ;
张福成 ;
胡耀明 ;
顾罡 ;
郝兆林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8, (02) :81-96+96
[7]   辽西义县组鹦鹉嘴龙(鸟臀目,角龙亚目)新材料及其地层学意义 [J].
徐星 ;
汪筱林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8, (02) :147-153+153
[8]   中国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蛙类化石(两栖纲:无尾目) [J].
姬书安 ;
季强 .
中国地质, 1998, (03) :39-42+50
[9]   中国北部陆相侏罗系与英国海陆交互相侏罗系的对比研究——兼论中国北部侏罗系的划分与对比 [J].
王思恩 .
地质学报, 1998, (01) :1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