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参加了1990年西峰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工作。对西峰市1981年和1990年两次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后发现:十年期间,耕地、草地分别减少了2733公顷(4万亩)和7333公顷(11万亩)。耕地、草地减少的总数,大约等于居民地、林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增加数量的总和。这些增加数分别为5067公顷(7.6万亩)、2867公顷(4.3万亩)、800公顷(1.2万亩)、1800公顷(2.7万亩)。作者研究了西峰市各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后指出:造成耕地、草地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1)居民地侵占了塬面耕地;(2)新开垦的山坡耕地、园地又侵占了山坡草地,使草地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西峰市居民地与耕地面积之比,已从81年的12%,上升到90年的25%。若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使用土地资源的状况,数十年后,将会出现塬面“无地可耕”的危险局面。针对西峰市的实际,作者提出了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原有居民地等建议,并希望对土地资源质量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经济、生态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