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被引:48
作者
黄晓虎 [1 ,2 ,3 ]
韩秀秀 [3 ]
李帅东 [3 ]
杨浩 [3 ]
黄昌春 [1 ,2 ,3 ]
黄涛 [1 ,2 ,3 ]
机构
[1]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2] 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空气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时空分布; Pearson相关系数;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7.02.46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制订合理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2015年1—12月299座城市实时发布的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和PM10)及气态污染物(CO、NO2和SO2)的质量浓度数据,对其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严重,299座城市的ρ(PM2.5)、ρ(PM10)年均值分别主要集中在25~60和40~110μg/m3,年均值达到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城市所占比例分别仅为24%和38%.(2)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本呈冬季>春秋季>夏季的趋势,其中冬季ρ(PM2.5)、ρ(PM10)、ρ(CO)、ρ(NO2)、ρ(SO2)分别为(73±27)(114±42)(1.49±0.61)(36±14)(42±33)μg/m3.(3)高ρ(PM2.5)和ρ(PM10)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年均值分别为(70±16)(117±22)μg/m3;高ρ(CO)主要出现在山西省,年均值为(1.76±0.48)mg/m3;高ρ(NO2)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山东省和长江三角洲,年均值分别为(42±6)(39±9)(34±8)μg/m3;高ρ(SO2)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两省,年均值分别为(54±10)(41±16)μg/m3.(4)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并且具有秋冬季明显强于春夏季的季节性特征.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区域性与复合性,在降低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同时,对气态污染物的削减也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001 / 10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气象条件对河北廊坊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J].
何建军 ;
吴琳 ;
毛洪钧 ;
李瑞芃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6) :791-799
[2]   河南省一次PM2.5污染过程区域性影响数值模拟 [J].
郑海涛 ;
刘建国 ;
李杰 ;
王媛林 ;
晏平仲 ;
朱莉莉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5) :617-626
[3]   2014年中国城市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许光 ;
潘月鹏 .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1720-1734
[4]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between31 Chinese c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O2,NO2,CO and O3 [J].
Yangyang Xie ;
Bin Zhao ;
Lin Zhang ;
Rong Luo .
Particuology, 2015, 20 (03) :141-149
[5]   邯郸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监测研究 [J].
许亚宣 ;
李小敏 ;
于华通 ;
马建锋 ;
史聆聆 ;
董林艳 ;
何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9) :2710-2722
[6]  
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及PM2.5来源解析[J]. 任丽红,周志恩,赵雪艳,杨文,殷宝辉,白志鹏,姬亚芹.环境科学研究. 2014(12)
[7]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estimation of PM2.5 in an urban atmosphere in China[J]. HUANG XiaoFeng,YUN Hui,GONG ZhaoHeng,LI Xiang,HE LingYan,ZHANG YuanHang,HU Mi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6)
[8]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前后科尔沁沙地环境变化 [J].
张桂英 ;
姜秀萍 ;
王丽娟 ;
周光会 ;
张钰 ;
刘佳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05) :181-184
[9]  
上海市浦东城区二次气溶胶生成的估算[J]. 崔虎雄,吴迓名,段玉森,伏晴艳,张懿华,王东方,王茜.环境科学. 2013(05)
[10]   2006─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J].
孟晓艳 ;
王瑞斌 ;
张欣 ;
李健军 ;
李钢 .
环境科学研究 , 2012, (06) :6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