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4名单胎活产儿出生体重及影响因素

被引:9
作者
吕艳伟 [1 ]
王爱婷 [2 ]
王红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 巨大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县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医学出生证明》资料,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生体重的均数和标准差、低出生体重与巨大儿发生率描述出生体重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估计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的调整优势比。结果:3 034名单胎活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 516±470)g,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1.38±0.21)%,巨大儿发生率为(17.90±0.70)%。男婴较女婴重117 g,足月儿较早产儿重700 g,母亲分娩年龄≥30岁组较<30岁组活产儿重136 g。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调整OR为56.25(27.76,113.99);与巨大儿发生有关的因素为过期产、男婴和母亲年龄≥30岁,调整OR依次为1.72(1.16,2.54)、1.64(1.35,1.98)和1.78(1.47,2.15)。结论:研究地区出生体重分布表现为平均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的两高一低的特点,为全国出生体重水平和巨大儿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出生体重超重是研究地区活产儿出生体重的一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年龄≥30岁的产妇和经产妇为重点关注人群。对孕妇进行孕期合理营养指导是减少巨大儿发生的一个可行途径,避免早产是降低研究地区低出生体重的主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844 / 48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J].
于冬梅 ;
翟凤英 ;
赵丽云 ;
刘爱东 ;
于文涛 ;
贾凤梅 ;
张继国 ;
李婕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01) :11-13
[2]   2004年威海市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比分析 [J].
陈德颖 ;
张秋玲 ;
李美兰 ;
杨静 ;
吴萍 ;
曹庆范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08, (01) :78-79
[3]   3种孕期增重曲线特征及增重推荐范围探讨 [J].
蒋一方 ;
金焱 ;
林钟芳 ;
丁美芳 ;
周密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31) :4411-4415
[4]   深圳市2003~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分析附视频 [J].
赵光临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05) :542-544
[5]   广西农村2000~2004年9178例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分析附视频 [J].
覃耀明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04) :406-407
[6]   4144例单胎活产儿出生体重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薛书霞 ;
李翠霞 ;
王淑安 ;
王晓慧 ;
杨立杰 ;
王晓敏 ;
王玲玲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1) :2977-2979
[7]   231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析 [J].
陈丽雯 ;
王武燕 ;
刘延伟 ;
吴荣琴 ;
沈丽娟 ;
李丽欣 ;
张丽丽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11) :1572-1572
[8]   1993~2003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析 [J].
傅炽良 ;
张绍强 ;
罗秋霞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3) :368-370
[9]   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J].
抄晓萍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7, (01) :32-33
[10]   龙潭区10年新生儿出生体重临床观察 [J].
白玉凤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12) :1665-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