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盆地石油的来源和分类

被引:6
作者
成海燕 [1 ]
龚建明 [2 ]
张莉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油气开发与安全保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分类; 原油成因; 墨西哥湾;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墨西哥湾岸盆地大量原油样品的抽样调查,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油的成因类型主要有5组,即①上侏罗统牛津阶海相泥灰岩;②上侏罗统牛津阶海相碳酸盐岩;③上侏罗统提塘阶海相泥灰岩;④白垩系海相碳酸盐岩—蒸发岩;⑤第三系海相三角洲碎屑岩。每一组都与特定的烃源岩有关。烃源岩为多源输入,多相(石油—天然气)变化,已达到成熟,并经历了后期填充蚀变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述评及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前景 [J].
陶维祥 ;
丁放 ;
何仕斌 ;
赵志刚 ;
徐建永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6) :59-66
[2]   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状况与发展趋势 [J].
潘继平 ;
张大伟 ;
岳来群 ;
王越 ;
胡玮 .
中国矿业, 2006, (11) :1-4
[3]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动态及经验 [J].
王春修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2) :70-73
[4]  
新编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国玉,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