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基于GlobeLand30的全球人造地表利用效率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然
[1
]
匡文慧
[2
]
陈军
[1
]
陈利军
[1
]
廖安平
[1
]
彭舒
[1
]
关志新
[2
]
机构:
[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人造地表;
土地利用效率;
遥感;
土地利用集约度;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人造地表是人类活动对陆地表层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其利用效率与全球范围内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时对资源环境的利用、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两期全球30m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结合全球人口和经济数据,从空间分布、增长状况和变化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全球人造地表利用效率的分析比较.研究表明:(1)全球各国人造地表的利用效率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在人造地表资源丰富程度与经济产出上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亚洲、非洲各国则普遍面临人均占用量相对较小.典型国家人造地表利用效率呈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结构性差异特点,可分为资源丰富型(美国、加拿大等)、集约利用型(日本、韩国等)以及处于两者间的过渡型.(2)各国人造地表利用效率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有较明显差异.发达国家(G7集团)单位人造地表的地均人口与地均GDP变化较小,中国、俄罗斯等地均人口与地均GDP产出增长较快.(3)从地均人口集聚度和GDP集聚度两个指标看,2000~2010这10年间全球人造地表的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436 / 1445
页数:10
相关论文